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麦饭石的母岩常为中、酸性岩浆岩。其化学成分除常见的 Ca 、 Mg 、 Si 、Al 、 Fe 、 K 、 Na 外,还有少量稀有元素、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麦饭石具有吸附性、溶解性、 PH调节性、生物活性和矿化性等性能。它能吸附水中游离的金属离子。麦饭石中含 Al 2 O 3 约 15%, 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 在水溶液中遇碱起反应降低 PH 值 , 遇酸起反应提高 PH 值 , 具有双向调节 PH 的功能 . 经水泡过的麦饭石 , 可溶出对人体和生物体有用的常量元素K 、 Na 、 Ca 、 Mg 、 P 及 Si 、 Fe 、 Zn 、 Cu 、 Mo 、 Se 、Mn 、 Sr 、 Ni 、 V 、 Co 、 Li 、 Cr 、 I 、 Ge 、 Ti 等量元素。麦饭石在水溶液中还能容出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 。我厂按特定工艺生产的325 目、400 目、600 目、 800 目、 1250 目、 2000 目麦饭石粉广泛应用医疗保健、食品、饮料以及水质净化、污水处理、防腐、防臭、保鲜、去污、瓷器制作以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等领域。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要求,该厂可根据客户特殊要求,来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
麦饭石滤料颗粒均匀、级配合理,空隙结构复杂,生物活性高,溶解性能稳定,离子交换性强,有良好的吸附和分解能力;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质等有毒有害物质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双向调节PH值,能使酸性或碱性水调节呈中性,使水质醇化,活性化,甘甜味美。它能吸附和分解饮品中的甲醇以提高其品质,还可做防腐、保鲜、除臭剂的材料。麦饭石滤料的矿化性,将麦饭石浸泡水中,水将矿化成近似矿泉水的水质,其中的矿物质和量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麦饭石滤料生物活性高,麦饭石水称为活性水,有显著的生物效应,为在酵母和发酵工业中利用麦饭石这一特性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资源。
豫嵩给排水器材厂(湘西分公司)在 沸石行业有着十余年的生产经验,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根本、以质量赢市场、以信誉做基石,用心对待每一位客户,竭诚为您服务,让您买着放心,用着舒心。
麦饭石对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河南阳地区农科所(1991)用出生50天的塞北品种肉仔兔,以30%(粒度为100目)麦饭石添加到精料中(玉米10%、麸皮30%、豆腐渣59.5%、食盐0.5%,其消化能为1.29Mcal/kg,粗蛋白7.24%、粗纤维4.41%、Ca0.16%、P0.34%、青饲料主要是青草)、可使肉兔增重提高23.18%,饲料转化率提高16.24%,每增重1kg重力耗料0.76kg,降低了成本,肉兔外观毛色光亮、精神活泼、食欲增加、粪便正常、抗病力强。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畜牧局(1992)在阜新种牛场选用黑白花育成奶牛20头,在混合料精中添加1.5%,2%,2.5%,粒度为200目的麦饭石粉,饲喂90天,(每日每头给混合料精3%kg、甜菜渣2.5%kg、玉米青贮2.5%kg,玉米秸粉不限量)。结果麦饭石对育成奶牛的增重有一定作用,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2%,30%,30%,每1kg增重成本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4.82%,22%,22%。实验证明,在育成奶牛日粮中添加2%的麦饭石粉为合适。
麦饭石对鱼、虾生产性能的影响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89)年在鲤成鱼饲料中添加0.5%的麦饭石粉末、饲喂140天、出池结果,试验池比对照池个体平均增重30g/尾,成活率和抗病力等方面也都高于对照组。试验池比对照池增产50—70kg/尾,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吉林省水产研究所于铁梅等采用麦饭石粒度为300目,进行杂交鲤春片鱼种的饲养试验。平均体重为66g/尾。选用四个鱼池、两个试验池、两个对照池、没池面积1.4亩左右,水深0.8—0.9m。(即除饲料配方为鱼粉10%、豆饼30%、玉米脐饼15%、麸皮25%、红粉10%、多维1%、矿盐2%、氮氨酸0.1%、赖氨酸0.1%。实验组添加0.5%的麦饭石)4—5月份每天喂两次,投食量占体重5%;6月份每天喂3次,投喂量占体重7%;7—8月份每天喂3次,投喂量占体重的8%;9月份每天喂两次,投喂量占体重5%左右。试验期间,水温为12—34度;PH7.2—8.4;透明度15—30CM;溶解氧2.0—9.28mg/l。实验结果见 下表
实验组鱼重明显高于对照组。饲养140天,两组在平均体重上相差30g/尾。同时试验前期的 增重大于后期。研究者认为鱼类缺Zn生长不良,因Zn在鱼体物质代谢中担负着重要作用;Sc也是鱼必需的量元素,Sc的生理作用与维生素E的作用之间关系密切。Pose等认为,要防止饲育初期死亡率升高,认及肌肉营养不良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有Se和维生素E同时存在。
北京营养源研究所(1990)在养殖对虾的饲料中添加5%的麦饭石(基础饲料:花生饼22.5kg、玉米10kg、面粉10kg、鱼粉2.5kg、粘合剂1.25kg。实验组对虾的身长、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增重 达30%, 的亦近5%,平均为16%,同时实验组虾子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实验研究者认为添加量5%比10%效果好,在对虾饲料中的添加量,并非越多越好。